1、补助型战略定位
定制在诞生之初便被附上了高端、小众的身份标签,名酒(尤其是高端名酒)具备率先进入这一市场的先天优势,但仅仅停留在企业高端形象的塑造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也只是将定制酒作为传统渠道的一个补充,作为辅助市场予以培育,未做充分的战略定位。定制化产品缺少完整的经营体系作保障,任由定制市场的自生自灭,定制酒逐步发展成为企业的鸡肋。
2、缺乏定制精神内涵
正是企业对定制酒的尴尬定位,也使得定制酒“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停留在简单的包装差异化阶段,并针对不同的定制客户也以相同的酒服务。只是在产品瓶标上打上“专为某某定制”或“某某专供”而已,并没有将定制酒与企业文化、个人核心需求结合起来,这直接导致定制酒的外型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经常出现假冒高端定制酒的案例。这些都有与定制酒本身高贵、个性化的精神内涵和身份不相符。
3、多品类市场发展
定制酒市场一开始便被企业划分为多品类市场(企业、学校、医院、政府、部队、酒店、烟草、电力、电信、金融、学校等单位以及个人、节日、婚宴),同时企业为了降低新进市场的风险也采取了全品类市场进入,即有定制需求的市场都满足,陷入多品类定制发展乱局。由此,没有哪个品牌在定制酒单一品类中占据明显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市场上没有一个定制酒品牌诞生的重要原因。
面对个性化的定制酒消费市场,在定位和营销层面也需要个性化。从单一品类突破的定位发展战略将是定制酒的突破点,针对性的营销布局则是占领单一定制酒市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