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消费日趋理性,平民化渐成主流

从暴涨到暴跌,葡萄酒市场如同坐上了过山车。现在,绝大部分的经销商都在收缩战线,以期望平缓地度过这个寒冬期。也有的一些经销商开始思考怎么转变自己的销售模式,以适应消费者正在日趋理性的消费方式。

  上个月,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公布了对中国葡萄酒消费习惯的研究报告。称调查发现,49%的中国消费者购买的葡萄酒不会超过250元/瓶,37%的消费水平在250—699元/瓶,18%在700元/瓶以上。

  深圳葡萄酒进口联盟副理事长邵小兵表示,就是存在产品消费的理性化,还有产品的平民化,性价比的酒越来越受到青睐,过去那种喝的不买、买的不喝的现象,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

  调查显示,在葡萄酒品种方面,83%的消费者认识赤霞珠,55%的消费者认识霞多丽。出人意料的是,白葡萄酒品种长相思和雷司令的认知度分别达到了53%和52%。这些消费趋向也可能导致国内葡萄酒业的结构调整。

  独立酒评人朱立农表示,二三线城市对价格更加敏感,所以经销商他们应该直接去建他们的销售点,我们也就说所谓的直营。那么推广葡萄酒,进行葡萄酒的初级教育,然后把更好的进口葡萄酒,包括我们国产的一些好的葡萄酒,介绍给更多的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

  在国内市场巨变的同时,海外葡萄酒也是变数丛生。在欧洲的葡萄酒市场,西班牙增产超20%,罗马尼亚增产79%,新世界国家中,美国增产7%,新西兰增产28%。

  朱立农表示,海外葡萄酒内部竞争非常非常激烈。旧世界之间的竞争,比如说意大利酒西班牙酒和法国酒的竞争,那么新世界的酒和旧世界的酒的竞争,像美国、澳大利亚,特别是像智利阿根廷酒的崛起,使得整个对葡萄酒的价位产生很大下压。

  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去年中国进口的4.3亿升葡萄酒中,有三分之二来自欧盟,其中波尔多葡萄酒几乎占了一半。但中国对欧盟葡萄酒的调查仍在继续,让波尔多的葡萄酒生产商们感到不安。

  朱立农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说过已经放弃对葡萄酒的双反调查,双反调查还会继续的发酵,我个人还是坚持我过去的一些看法,很可能会对一些低价的葡萄酒,有一些的关税,或者是最低进口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