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增速整体下移
受限三公的影响,严重依赖于政商务消费的葡萄酒行业增速整体下移。往年行业增速约为15%左右,今年高端葡萄酒(250块以上)销量下降50%,中低端(100元以下)增速约为10%。进口酒增速亦有所下降,1-9月份瓶装和散装葡萄酒进口量分别增长9%和下滑了30%(总体下滑4%,而去年同期增长15%)。白兰地方面,高端市场以进口为主,今年进口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低端被张裕垄断,略有增长,主要在广东等地销售。
民众消费注重性价比,进口酒冲击短期难以扭转
葡萄酒消费的品牌意识不如白酒,而产品差异化很大,消费者更关注切身体验以及性价比,中级葡萄酒增长相对较快,原来两极分化的局面得到改善。美国和智利、澳大利亚等新世界国家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葡萄酒价格较低,品质也不错,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
明年大环境预计仍将较为困难,公司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60%以上,短期仍难好转。公司一方面梳理产品结构,聚焦盈利能力较强的主流产品,另一方面多推出一些中低价位的产品来迎合市场需求,着力提升产品性价比。此外,费用投放上,以前侧重中高点,未来也将向中低端倾斜。
长期关注方向
酿酒葡萄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是国产葡萄酒提升竞争力的根本。由于种植经验不足以及机械化程度不高,国产葡萄酒成本相对较高,质量参差不齐。公司目前在蓬莱做试点,采用机械化生产,劳动效率提升10倍,成本大大降低。然而公司原料采购仍主要依赖农户,农户机械化种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较长时间来转变。原料全球采购也在公司考虑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