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进入中国长城葡萄酒公司,从技术员做起,兢兢业业,十五年来,在中国长城葡萄酒公司的培育和企业文化的影响下,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管理人员。
踏实肯干 勇担重任
生于1976年的都振江,从小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天津科技大学(原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就读于发酵工程专业,聪明好学的都振江是大学里的焦点人物,他爱好广泛,功课突出,毕业后,顺利地进入到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中国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没有都市的繁华,这些客观条件丝毫没有降低都振江迈上工作岗位的热情,可以进入中国最优秀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怀抱着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我被分配到公司质量攻关小组做技术员,负责产品试验,每天反反复复做比对、记录,当时公司正在解决干白葡萄酒稳定性问题,做了许多实验都没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年轻喜欢较真,别人越说不行的事情,我越想弄弄明白。”也许正是都振江这种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很快成为攻关小组的骨干,并在干白葡萄酒稳定性问题解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作上取得的小成绩,鼓舞着都振江,也让领导看到了他的才智与品性。1999年,成为生产部勾兑班班长,这意味着,刚刚毕业不足两年的他要担负起长城公司每年两万多吨的原酒调配工作。为了能了解产品质量要求,他在业余时间开始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边学边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2000年,公司将12个500吨勾兑调配罐的流程设计和调试启用任务交给了都振江,他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不断改进方案,认真考虑各个环节,完善每个细节,最终新的设备得以顺利投入生产。
开拓视野 专心致志
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都振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与认可。2003年,他被调派到长城技术中心任科研处处长,全面负责长城庄园系列葡萄酒的技术和质量管理以及省级技术中心的相关工作。新的岗位促使他有了新的目标和计划,“仅仅拥有在大学学得那点专业知识已满足不了葡萄酒行业发展变化的需求,长城葡萄酒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更需要有先进技术和理念去支撑,我感觉自己需要充充电。”于是,他选择了继续深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考取了天津科技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始了在职就读。同时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将一些工作经验整理成文,发表在在葡萄酒专业技术刊物上。至今已发表论文9篇,合作编写出版葡萄酒专业著作12部。
2004年,都振江调到技术中心研发部任副经理,那时,技术中心的工作刚刚启动,许多新产品开发和有关科技项目等着去论证和实验,都振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获得政府资金的扶持,他们夜以继日进行实验比对,终于顺利完成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长城系列葡萄酒中试”的全部建设内容及申报审批,为公司获得了70万元的资金扶持。作为主要实施者,《改进冷稳定工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项目荣获河北省轻工业创新成果一等奖,同时荣获第八届全国轻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二等奖。
为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2005年,长城公司领导决定投资100万元更新技术中心的检测设备,派出技术小组到意大利进行设备考察,都振江就是小组成员之一,考察回国便开始主持长城葡萄酒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全部工作。从设备的安装设计、调试到科技楼的改造,并自主探讨研究出15个项目的分析方法,为公司的质量检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完成了“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建设内容和申报审批,争取到政府资金50万元,为技术中心接下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技术中心工作期间,都振江作为项目的主要实施人和答辩人,先后主持完成了“长城庄园模式的创建及庄园葡萄酒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酿酒专用葡萄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长城高档葡萄酒生产技术改造工程”、“酿酒专用葡萄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长城“经典庄园”干红葡萄酒研制与开发》等项目,多次获得政府奖励扶持资金,为长城高档葡萄酒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城精神 贯彻始终
2007年,君顶酒庄成立,烟台中粮长城向君顶各个岗位分流了50多人,当时技术主管邵学东去了君顶,为了加强烟台长城的技术力量,总部将都振江从沙城调到烟台,任技术主管。到烟台长城后,工作性质没变,工作节奏却快了很多,沙城桑干酒庄产量较小,当时不足1000吨,而烟台长城却近40000吨的产量,需要他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是要尽快融入新的团队,熟悉企业文化和运作方式,让自己的思路和企业的发展理念接轨,同时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制定措施,尽快付诸实施。”无论是在沙城桑干酒庄还是烟台长城,长城葡萄酒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严管理”深深影响着都振江,时间越久,他越是感到产品质量的是企业生存命脉,不敢有丝毫懈怠,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2008年,中粮长城葡萄酒成为奥运会指定用酒,供酒的任务就分别下达到三家长城公司,作为烟台长城供奥产品质量负责人,都振江深知任务重要,为了能顺利完成这项带着政治味道的工作,他们成立了奥运食品定点供应保障领导小组,制订了奥运食品定点供应保障制度,编制了相关记录表,同时在奥运产品生产期间积极同酒业总部、省市政府、质监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以及公司内部的各个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就奥运产品的酒质、生产数量、包材版本、生产人员、灌装时间、运输方式、追加计划、监管报告等各个方面进行协调,在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奥运产品才得以顺利生产、灌装、送达。“这一系列程序现在说起来,都感觉非常繁杂,可想当年为能让全世界的运动员尝到中国的葡萄酒,我们付出了多少辛苦和努力,不过都值得。”
在烟台这几年,都振江在改善原酒发酵工艺、提升产品整体质量、推进产品开发进程、保障技改工程质量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首先加强了葡萄质量控制,不断改进调整发酵工艺,同时推进东西部原料互补加工,使公司原酒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二是不断改进调整产品配方,优化生产工艺,使产品质量持续稳步提升,产品先后在国内外的各项赛事中获得大奖;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进程,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参与主持了公司的重要技改工程建设,包括干红发酵罐的配套改造、万吨贮酒罐的扩建、技术研发中心改造、污水处理站建设、国内葡萄酒行业首座全自动立体葡萄酒成品仓库建设等、技改工程项目,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正参与公司投资一亿元在新疆建厂的项目并主持规划设计工作,这对公司今后的整体原料布局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劳动部组织的我国第一次葡果酒行业国家品酒师考试中,都振江取得了综合评审94分的优异成绩。
酒如人生 痴心不改
都振江进入葡萄酒行业不知不觉已有15个年头,能走遍世界各地葡萄酒产区,近距离领略不同国家的葡萄酒文化,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酿酒工艺及设备水平,成为他最大的心愿,因此他很珍惜每次走出去学习的机会。
“每一次出国的任务可能比较单一,但都必须全方位去感受新的事物,工作时间越长,越清楚自己欠缺的地方在哪里,明白公司发展的新方向是什么,现在出国关注的视角也就越来越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交流到更多的信息,并和自身的工作结合起来尤为重要。对酿酒师来说,抓紧时间再学习,补充业务知识,做好储备是必须的,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不经意间用到。”
在采访中,都振江告诉我们,忙碌是每个酿酒师的常态,因为酿酒师可以说是一款葡萄酒的灵魂,没有辛勤的付出,灵魂就不会丰富多彩;酿酒师还要耐得住寂寞,因为酿酒师不会一蹴而就的,要加倍珍惜每一年的榨季工作,因为能体现酿酒师酿酒理念的每年只有一次。
目前都振江的生活和工作虽不能说100%离不开葡萄酒,但90%已被葡萄酒占据。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家人放弃了原本熟悉的故乡,随他搬到了蓬莱,背井离乡,需要重新习惯另外一个城市的风俗习惯,生活中也会产生诸多不便。因此都振江心中对爱人,对孩子充满了歉疚。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在家,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无暇顾及,是家人的理解与体谅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心爱的葡萄酒事业中。
后记
对都振江的采访原本定在2011年9月,电话约他的时候,他正在新疆收葡萄,说一个月后回烟台再联系;10月份他说葡萄发酵期走不开,下个月吧;11月当我再联系他的时候,他已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考察学习去了,12月才回来……与都振江虽然接触不多,但总感觉他都是行色匆匆,问他是不是天天都这样,他笑笑说:习惯了,酿酒师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