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酒和进口酒商该路走何方呢?
1:可以立足北上广,但要把销售重点放在北上广之外的城市。特别是富裕的二,三甚至四线城市。东莞一个星级宾馆号称一年消费掉5000瓶拉菲的情况下,在比方说宜兴,绍兴完全有可能一年在销售掉2万到5万的中高端葡萄酒。而这个销量差不多是法国很多酒庄一年的产能了。要知道大名鼎鼎的拉菲,一年的产量也就是20多万瓶。
2:一个产品寻找一个独家代理商。这样有利于保护和鼓励愿意投入品牌的代理商。
3:用心做好地域知名品牌。葡萄酒是一个很特殊的产品,地域性的土壤,气候,葡萄品种这种大自然的条件,决定了葡萄酒的个性化,限量化。注定了没法大范围的推广。推广太大了,产品的数量跟不上。这一点和可以四处寻杂原汁蒸馏成品质口感一样的洋酒是不一样的。
4:把有限的推广费用向高端杂志,路牌广告倾斜。
5:跨界的经销商的运营成功概率更高。葡萄酒在中国的消费不成熟。大家拼的是人脉和网络。跨界的人有可能原本自己的的消费都有可能维持一家公司的发展。
对进口葡萄酒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市场的几个预测,以下三个方向会大有较大的发展:
一是高端葡萄酒的个性化引导的葡萄酒顾问方向。真正的好葡萄酒,市面是不会大量流通的,顾问的角色可以满足这种需要。
二是在线葡萄酒销售,接下来会继续着艰难的烧钱阶段,2-4年左右会有1-2个葡萄酒在线销售网站存活下来,并且从目前的低利润的低端酒走向低中端,走向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三是国外的国际知名的大型超市将成为一批理性务实的人的稳定选择。
说完进口酒后,我们说说中国国产葡萄酒的路在何方?
非常欣慰的看到虽然市场百分比有所下降,但是国产葡萄酒质量这几年进步非常大。
通过数据,发现河北,山东是进口葡萄酒非常大的地区之一,排名第四和第二。第一说明,这个中国传统产葡萄酒的区域已经有喝葡萄酒的习惯。但再看看这个数据:河北省进口红酒的均价是中国大陆所有进口地区中最低的。基本在1美元/升或以下。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有消费葡萄酒的习惯之下盛产葡萄酒的地域会进口如此之多的低端葡萄酒,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