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行业缺少高质量的葡萄酒从业人才

  《葡萄酒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葡萄酒人才的发展目标是,葡萄酒行业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人员达到1000人,其中酿酒师400人、品酒师600人,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国葡萄酒行业人才的缺乏不仅仅是人才数量本身的缺少,更重要的是缺少高质量的葡萄酒从业人才,这种高质量人才的缺乏体现在葡萄酒行业的种植、酿造、销售、培训、配套等方方面面。

  缺乏良好的输送机制

  对于国内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良好的专业功底为其从事葡萄酒行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整体来说,大学的教育仍然侧重于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而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有很多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是由专业院校相对单一的培养方向、葡萄和葡萄酒的特殊定位以及学生的价值取向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酿酒工作很辛苦,包括体力和脑力上的。比如说,在烟台地区,8月份对酿酒技术人员来说非常重要,这时候每天的休息时间都很有限,其余的时间都得专心致志地做好酿酒工作,一直到发酵结束,封了罐,才可以松口气,但这时候还得在厂里住着。如今,真拿葡萄酒当‘自己孩子’养的酿酒师不多见了,尽管从葡萄酒专业院校走出来的人越来越多。”知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忧心忡忡地说,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到今天,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青年人才非常少。专业素养不只是知识层面,还包括踏实务实的工作态度,这对于未来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必定会有影响。

  由于工作原因,记者结识了一些从专业院校里走出来的业内人士,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酒厂的工程师、销售经理等。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接受过葡萄酒专业学习的同行:“为什么毕业之后不去酒厂而选择做销售?”他回答说:“不愿意去基地,整天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的,收入有限又辛苦。”

  从目前葡萄酒专业院校的就业情形来看,进口葡萄酒贸易公司、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是学生择业的主要方向,很少有人愿意到基层工作,特别是葡萄种植一线,他们认为自己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如果再选择种葡萄,书就白念了。

  “行业时时都在强调葡萄原料、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许多生产企业也都在兢兢业业地抓质量,建基地,但专业栽培人才的缺乏不能不说是限制基地健康发展的瓶颈。但另一方面,如果真让一些本科或者研究生去种葡萄,也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我们的教育院校可以开辟针对种植栽培的专科培育体系,加强这种专向人员的培养。”郭松泉认为,在校期间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调整学生择业心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发扬踏实肯干的精神,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实,除了学生个人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整个葡萄酒教育机制缺乏有力的引导和人才输送机制。

  目前,在我国,“包分配”这种词汇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对于像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这类很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的专业,还需要教育、行业等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联合,为学生创造更多到一线就业的机会,鼓励人才到行业的一线去。每一个了解葡萄酒的人都知道,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法国、美国等葡萄酒酿造发达国家,哪一个知名酿酒师不是在田间地头磨炼而来。

  此外,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机械设备、包装物料、酿造辅料、橡木桶等产业的兴旺。目前,国产葡萄酒企业对这些葡萄酒相关产品的使用还过多依靠进口,尽管许多企业也在加大产品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但依然不能达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需求,最大的原因也是缺少人才,缺少技术储备力量,缺少专项技术的研发能力,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国外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据了解,有些配套企业非常愿意与葡萄酒的专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早日完成国产配套产品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