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调整后,逐步步入了新常态,使产业遭遇各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2016年1月中旬的一天,在王秘书长办公室里,记者有幸与其坐而论道葡萄酒发展,他指出,随着市场面不断扩大,葡萄酒知识的普及等,葡萄酒市场蛋糕还会扩大。尤其是王秘书长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让我感受到:葡萄酒要健康前行,企业应看清并走出五大认知误区。
误区之一:好的自然条件=好的葡萄=好的葡萄酒 葡萄酒酿造与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业界普遍在说,葡萄酒七分种植三分酿造,或好葡萄酒是种植出来的,可能在欧洲这种说法能成立。但在中国讲就有问题了,因为,国内有些酿酒师水平并不高,照样将好葡萄做不成好的酒。”王祖明表示,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生产技术人才已跟不上产业快速扩张的需要,栽培技术、酿酒水平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极个别现象。从长远看,技术层面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对产区乃至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一方面讲,本身好葡萄酒就是在好的自然条件下,将葡萄果实本质的地域特色体现出来。王祖明指出,近几年,我国葡萄酒的品质及个性化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要有进一步的提升,从全局看,已经或将遇到发展的瓶颈。他说:“由于我们现有企业使用的原料,大部分来源于老的基地,即使是新建的酒庄、新建的基地,很多在酿酒葡萄品种选择上没有突破以前的框框、栽培模式(技术)也没有更新、提高。因而,会造成酿酒葡萄缺乏个性与特点,或者酿酒葡萄品质提高受到很大影响。葡萄酒产品没有个性,也就缺乏了核心竞争力,而酿酒葡萄的品质最终会影响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误区之二:想种好葡萄、做好酒,请国外的专家、酿酒师就行了 高水平的酿酒师是需要懂葡萄的,要对当地自然条件有所了解。做什么样的酒,在什么时候去采收葡萄,酿酒师必须把控好。“葡萄酒的地域特性非常强,如果请国外酿酒师,他若对中国的土壤、气候自然条件没有充分地了解,就不知道如何把控。如果,请的国外酿酒师做了不够好,大部分的情况下,不是国外酿酒师水平不行,是我们请的人对理解葡萄酒的理解不到位。” “企业老板应该知道,请了国外酿酒师,企业要有一个团队与他很好地配合,若仅仅是葡萄收下来了就让酿酒师酿酒,酒酿的好不好完全靠撞运气了。”王祖明说,酿酒师酿酒技艺不是凭空的,根据当年的自然条件,酿酒师将葡萄发挥到极致,优点充分表达出来,才可以说酿的好,若酿酒师做不了这点,不能说其水平高。 误区之三:高成本,就要高价;好葡萄酒,就要高价 成本高,认为价格应该高,酒好也认为价格应该高。王祖明秘书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酒庄投入的成本高,理所当然地认为产品价格就应该高;如一瓶酒尽管是好酒,按市场行情,本来只值500元,却要价1500元一瓶。王祖明表示,很多产品的性价比不合理,产品价格定位,不是从市场、消费者和产品品质出发,而是从经营者,甚至是领导的意愿出发,价格脱离了市场,必然会失去很多消费者”。 误区之四:渠道为王 “不少葡萄酒厂家仍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渠道上,忘记真正的终端是消费者,即使新的电商平台,消费者仍是最关键的。”王祖明说,渠道是指经销商,渠道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一种让消费者接触到酒的一种方法,渠道不会消费酒,最终是消费者消费酒。 “中国消费者本身对葡萄酒了解不多,我们还没有想方设法走进消费者,很多厂家认为将产品卖给经销商就完事了,其实不然。”王祖明强调,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人们才会了解国产葡萄酒,才有可能尝试,进而有可能去喝它。 “推广模式的陈旧,营销人员葡萄酒专业知识的缺乏,已经在不能适应消费市场的细分和变化。”王祖明表示,与消费者沟通,企业要专业化,去神秘化。“葡萄酒推广人员太不专业,没有将葡萄酒本质的东西告诉给人们,却将葡萄酒说得很神秘,神秘化只会使消费者与葡萄酒产生距离,不敢去消费。”他进一步解释道。 误区之五:因为进口酒,国产酒销售受影响 现在大家以为国产葡萄酒比重在下降,进口葡萄酒比重在上升,就认为是进口酒的问题,这样看是不正确的。“之所以说这是一种误区,是因为如果没有国外的产区、企业这几年对葡萄酒产品、文化、理念的推广,不会有很多消费者知道葡萄酒。”王祖明说,我们不要从进口酒身上找原因,要从自身找原因。也没有必要将国产酒和进口酒进行对比,甚至是对立,让更多消费者喜欢葡萄酒才是正道。 王祖明强调,面对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在理念、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应该有所突破,并以客观、冷静、科学的态度,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分析产业的调整期及其真实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同时,要利用这个可能并不是很短的调整期,做实产业、企业的基础,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使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前几年,我们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已经在实践中逐步予以证明,如果能够面对问题,在理念、技术、运作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很快适应了市场的变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很多产区、企业的思维,还没有从以前的模式中跳出来,因此,有必要再强调前几年的观点,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理念的改变,善于学习、总结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使国内的葡萄酒产业尽快全面走出困境,更上一层楼。”王祖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