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葡萄美酒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机会

如今,将河西走廊发展成高端有机葡萄酒产区已成为甘肃乃至国内外葡萄酒业的共识。河西走廊的葡萄美酒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机会,又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呢?

  在由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和《华夏酒报》共同主办的“河西走廊新发现”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以“河西走廊新发现”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甘肃葡萄酒的优质基因,拓展了甘肃葡萄酒的发展思路,为甘肃葡萄酒走出甘肃,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了助力。

  抓住机遇 种好葡萄

  在“河西走廊新发现”葡萄酒产业论坛上,著名葡萄酒专家沈忠勋发表了自己对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尽管甘肃省葡萄酒生产企业非常努力,但与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盛产葡萄酒的地区相比,我们的葡萄园建设、葡萄酒文化普及水平还有待提高,最根本的是葡萄酒文化及理念存在差异。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稳步发展的根本措施不是决胜终端,而是要实实在在做好开端,把葡萄种好。”

  沈忠勋介绍说:“近30年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产葡萄酒大幅度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市场日益理性。从1980年到2011年,我国的葡萄酒产量从7.8万千升增至114.7万千升,增加了近15倍。其中,从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的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8%。”

  沈忠勋估算,以2008年数据为基数,按照12%的增长率,到2020年,国内葡萄酒年产量将达到272万千升,进口量将达到110万千升,合计382万千升,人均消费量将超过2升。

  “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河西走廊等新兴产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这一点,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从大趋势上看,这将极大地促进河西走廊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河西走廊应当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做强葡萄酒产业。”沈忠勋强调。

  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之所以能够有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区,其根本因素是这一地区能够出产世界一流品质的酿酒葡萄,所以在众多专家眼中,把控种植环节、保证生产优质葡萄是河西地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基石。国家葡萄酒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与葡萄酒分会执行理事王振平认为:“在整个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最复杂的是种葡萄而不是酿酒。”王振平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沈忠勋的认同。他表示,种植户和企业应该一体化,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优质的苗木、科学的种植方法等,让利于农民,这样农民才能越做越好。

  “河西走廊种植葡萄的某些自然条件比宁夏还要好一些,而优质原料是葡萄酒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沈忠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