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增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价格优势上

  在销量最大利润空间也很高的餐饮渠道,小酒商由于品种太少商家通常不愿意直接合作。超市和便利店都有着非常昂贵的货架费用。比如在一家全家便利店或者家乐福里放一款葡萄酒的上货费每年至少要300元。这些商超每年都以几十甚至上百家的速度进行扩张,在各种打包折扣之后一款酒的货架费用一年轻易达到10万元。

  全家还有着残酷的规定,每年销量倒数三位的酒还要被撤掉。而像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货架上有几十甚至上百款酒,真正卖得好的也只有推销员推荐的几款或者有优惠活动的,这又需要更多的投入。

  最近几年伴随着葡萄酒电商的发展,零售价格越来越透明,消费者除了拥有了比价工具外,对葡萄酒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团购业务没有未来,而且团购客户也并没有品牌忠诚度。

  葡萄酒行业在电商兴起后整体都面临利润率急速压缩。2012年政府限制三公消费成为又一个重击。大部分贸易商去年都遭遇收入下滑,一些原本以团购业务为主的经销商和小贸易商都积压了大量存货而无法消化,把之前几年赚的钱又砸进去了,一些大贸易商有的收入也下滑了30%以上。

  而事实上,进口葡萄酒无论是过去五年还是未来五年都被人们看好。十年前,中国葡萄酒市场有90%以上都来自长城、张裕和王朝三家国产酒商,现在进口葡萄酒市场已经达到1000亿元规模,占比接近30%。

 

  据波尔多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VINEXPO)数据显示,中国在2012年已经超过法国和美国成为第一大红酒消费国,虽然白葡萄酒市场还远低于美国。2013年中国(包括香港在内)消耗了1.5541亿箱(每箱9升)红酒,相当于18.65亿瓶,比2008年上涨了136%。VINEXPO预测,到2017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再增长33.8%,其中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一半。

  不过这个增长很可能与现有的许多贸易商和经销商无关,因为它来自中产阶级的崛起,而不再是团购和礼品。过去零售市场只占到葡萄酒市场的30%,其中还包括礼品零售,不过这一现象会逐渐改变。未来的中产阶级“不同于上一代,他们消费葡萄酒的时候不再是冲着酒精本身,而是去享受生活。”这是也买酒创始人之一袁疆观察到的趋势。

  这个群体正是大部分葡萄酒电商的目标客户群。由于电商需要以价格优势把商超和专卖店的顾客吸引到这个新渠道上,再加上风投的支持,它们有了全新的、透明的定价体系。

  电商的增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价格优势上,而过去许多葡萄酒贸易商和经销商的盈利模式依赖的却是不透明的价格。在两者的敌对中,后者很自然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