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 葡萄酒成区域支柱产业
5月8日,宁夏开始对产区内的列级酒庄、优质葡萄酒企业建立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涵盖种植、酿造、运输、营销全过程,引发业内热议。2007年以来,张裕、长城、王朝及保乐力加、轩尼诗等陆续入驻贺兰山东麓,出产的葡萄酒在国际多次获得葡萄酒投资机构关注……近几年,贺兰山东麓成为宁夏产区核心的葡萄酒发展地带。无论外来品牌入驻还是当地官方支持,都推动着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马会勤认为,在国内几个大的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域中,宁夏无疑显得尤为积极与活跃。
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葡萄酒研发中心负责人、国家葡萄酒评委郭阳看来,相比之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资金和政策层面都给予了葡萄酒大力的支持与扶植。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是目前国内惟一由省级政府牵头的葡萄酒管理局,早在两年前就提出了2020年建成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畅想。
据业内人士透露,2013年宁夏产区大概有60几家酒庄,到今年已经超过100家。2013年,宁夏方面甚至还进行了葡萄酒列级方面的探讨,并且为此专门召集业内专家开展研讨会,不过,最终只设置出第五级别的葡萄酒评判标准。相关专家表示,之所以只有第五级,大概是有关方面觉得其葡萄酒的质量还不足以达到更高的层次。
尽管只是个开始,但这样的分级讨论在国产葡萄酒领域俨然要给其冠上先锋的标签。这不得不令人联想到被世人看做葡萄酒圣经的1855年波尔多五级庄分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宁夏产区在意欲提高葡萄酒酿造品质、规范管理葡萄酒产业上,无疑花费了许多心思与努力。
北京龙泽上谷葡萄酒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欣新曾主持过国内几个重要酒庄的建设工作,也去过宁夏产区探访。在他看来,这几年,赤霞珠是宁夏葡萄酒产区发展得比较不错的品种,酒体饱满,对橡木桶的利用也有很大的进步。
冻害严重 投资者应调整心态
宁夏产区葡萄树病害少,环境相对干净,葡萄成熟度高。作为国内酿酒顾问的领军人物,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酒庄联盟副秘书长李德美对宁夏葡萄酒有过这样的评鉴,“淡雅、柔和、不过于浓郁,酸度良好,富于草本气息”。也的确有国外的葡萄酒专家给过宁夏产区葡萄酒很高的评价,有人说:“如果中国未来要诞生一款伟大的葡萄酒,那么这款酒一定出自宁夏。”他们认为宁夏葡萄酒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树立中国高品质葡萄酒的典范。对此,为宁夏贺兰晴雪酒庄、新疆天塞酒庄在内的多家优质国内酒庄担任顾问的李德美同样表示,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
宁夏葡萄酒的优异并不能掩盖这个产区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值得一提的是,宁夏产区严重的冻害会造成葡萄数量减产乃至葡萄树的死亡,这也是令当地种植商头疼的问题。在这里,一年中从零上30几摄氏度到零下20几摄氏度,巨大的温差往往会令葡萄藤伤亡惨烈。熟悉这里气候环境的人会告诉你,一年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冬夜,温度骤然急转直下常使得未经保护的葡萄藤死亡,因为在休眠状态下,葡萄藤的耐受极限是零下10摄氏度。另外,土地政策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中国,由于土地归政府所有,个人与组织租用土地的年限也不过50-70年。宁夏也不例外,这很容易导致酒庄管理者焦虑,乃至出现葡萄采摘管理要屈就于物流安排这样的情况。但毕竟葡萄酒酿造是个慢性产业,从葡萄的种植培育到造就成熟的老葡萄藤需要很多年,国外几百年的酒庄之所以能成为老字号,其中的时间积淀是关键。同时,葡萄酒文化的培育是塑造葡萄酒企业品牌的重头戏,放慢脚步、守得住寂寞仍旧是所有国内葡萄酒的死穴。
人才匮乏 建葡萄酒发展促进组织
3月16日,宁夏葡萄与葡萄酒教育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为宁夏打造葡萄酒专业人才,但未来几年宁夏葡萄酒产业仍亟须超过10万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2013年,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董事长王宏表示,国产葡萄酒需要打造“中国风格”。酿酒师是决定葡萄酒成败的人才环节,目前,国内葡萄酒行业获得品酒师资格认证者不足300人,而宁夏更少。预计到2017年,宁夏将建成300座酒庄,人才短缺将严重制约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面对如今国产葡萄酒整体的颓势,这几年爆发式增长所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宁夏葡萄酒产业同样存在。比如企业长期在品牌建设以及营销渠道上都做得还不够。甚至有业内人士说,这个行业发展得太过于快速,必然导致后期要面临如何收尾的尴尬。税率的降低以及“双反”的取消,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造成一定冲击,这也是好事,促使国产酒加强品牌与渠道方面的力度,不再过于依赖大宗渠道,而是接地气应对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对此,宁夏葡萄酒需要更多地“走出去”,改变以往政府大宗包揽营销的情形。
与河北昌黎、沙城,山东蓬莱等产区相比,宁夏产区显得要年轻许多,也更有空间与机会塑造自己的风味与口感,形成自己的产区特色;国产酒性价比低,这就需要产区在别的方面多花心思,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宁夏政府大力扶持酒庄旅游产业发展,增加酒庄和葡萄酒的文化附加值,无疑值得借鉴;宁夏产区之所以吸引如此多的国内外葡萄酒品牌入驻也与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密不可分,而政策性的连贯性也将影响其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