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葡萄酒行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葡萄酒生产大国。但从长远来看,中国葡萄酒要想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葡萄酒的教育。对此,张教授认为,“葡萄酒教育是葡萄酒行业的根,只有培养出更多的葡萄酒专业人才,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
张教授目前在宁夏大学主要从事葡萄酒教育和培养工作,同时也是宁夏葡萄产业的首席专家,是广夏(银川)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与产区、企业的深入了解,他认为,“我国葡萄酒行业最突出的变化是国际化,这给中国葡萄酒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再仅仅是能种葡萄、会酿酒,还需要与国际接轨,学习世界先进的种植、酿造技术和酒庄管理文化,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葡萄酒市场,很多的国际人士涌入中国,开始在中国生产、酿造葡萄酒,或者销售进口葡萄酒。他们的参与,带动了葡萄酒的国际化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张教授说,“我个人对于中国葡萄酒教育的看法很简单,就是立足本土,国际化培养。希望我们培养的国际化人才能更好的为中国葡萄酒行业服务。”
借助产区优势,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贺兰山东麓产区得到迅猛的发展,张教授认为这是产区厚积薄发的一个必然结果。他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李华老师和其他一些专家都已看好贺兰山东麓。”
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逐渐走上正轨,而张教授和他的团队也在致力于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标准化栽培模式的研究和推广。他说,“种植栽培模式是葡萄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标准化模式才能展现出一个产区的特色和风格。标准化的种植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葡萄的质量,也实现了李华老师对葡萄园‘优质、稳产、美观、长寿’的八字要求。目前,宁夏已有许多酒庄在推广这种标准化的种植栽培模式。”
葡萄酒专业教育与许多专业不同,张教授说,“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离开种植、酿造第一线,人才培养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一点来说,建立在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宁夏大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我们的葡萄酒教育中,要求学生必须去葡萄园、葡萄酒生产企业实习,而宁夏颇具规模的生产企业和标准化种植的葡萄园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通常,葡萄酒专业的实习期要比其他专业长一倍,张教授介绍说,“我们有两次大的专业学习,加起来超过12个月,主要是参与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酒生产。目前来看,效果不错,同学们愿意参与实践,他们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不再只会空谈理论。毕业后,也更可能去从事种植、酿造第一线的工作。”不过,张教授认为,目前,中国葡萄酒教育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做得还不够,很多毕业生到了企业不会种葡萄,不会酿酒,很多人去从事进口葡萄酒的销售工作。
张教授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果和我们培养人才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实践能力是葡萄酒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一个建在优质葡萄酒产区的高校,我们更应该借助产区优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