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葡萄酒行业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从国宴开始,葡萄酒逐渐取代白酒成为商务宴请的主角,新一届领导人标准的握杯姿势成为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自上而下的变化直接促进了名庄酒的量价齐升。再加上葡萄酒本身的文化特征以及相对健康的属性也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葡萄酒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业内有个玩笑说:”国外的庄主不是在中国就是在去中国的路上。”可见中国市场有多热。
然而这个状况没有持续太久,2013年伊始国家严控三公消费。这对许多葡萄酒公司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还没来及享受幸福的时光就不得不面临由于过于乐观而造成的大量库存。正应了那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酒商长期以来维持渠道高毛利被瞬间打破。有些葡萄酒公司“防贼防盗放电商”。产品一上网,就意味着价格透明化,许多公司都多少有些抗拒,但是很快他们发现,传统的价格体系控制方法正在快速失效。 这些变化让不少人乱了手脚,未来路在何方? 葡萄酒行业在2013年似乎遭遇“寒冷”,事实上,这个行业昔日炙手可热。 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话说,葡萄酒的消费趋势正在转变,对顶级葡萄酒的需求正在放缓,而另一方面,平民化的葡萄酒消费正在兴起,并逐渐在酒商的销售中占据主要地位。 一些葡萄酒商手中,积压了大量的库存等待消化,进货比以往更加谨慎。有的经销商手里都有上亿的这种库存,大大地影响了他们进口的数量。 2010年开始,一些国内葡萄酒企业收购国外的酒庄,并在国内建立高档酒庄,欲走出一条高端路线。但到现在,这种路线似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回应。 据有关报道,今年,张裕、长城等国产葡萄酒三大公司的业绩都较往年下滑了50%左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口红酒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