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加入WTO之后,中国政府对进口酒给出了更多优惠,所设立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为国际酒类厂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自2004年后,中国进口葡萄酒关税大幅下调,从65%下调至14%,并逐步达到零关税。对于洋酒品牌来说,这是进入中国的最好时机。
正是受中国逐步下调进口酒关税的政策“刺激”,使得做洋酒进口生意的门槛相对较低,从业者众多、代理商数不胜数。很多地方有二三十万元的资金就可以做一个洋酒品牌的全国总代理。如果放在白酒市场,这点资金恐怕连一个二三线品牌的市级代理权都拿不到。
由于受中国经济政策放宽的刺激,各种洋酒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并掀起了一次小小的高潮,这是洋酒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东征”。
相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与洋酒目前所占的比例,洋酒尚有很大的市场上升空间。受此利好因素的吸引,国外比较大的洋酒公司基本都已经或者正在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其中比较活跃的有保乐力加、帝亚吉欧、人头马、百富门、轩尼诗、马谛氏等公司。
本土消费的转型升级
洋酒进入中国并扎根的原因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西方文化的强势推动作用;二是洋酒长期培育市场,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一些饮酒习惯。
据一项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中国夜场酒类消费的比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洋酒达到75%,啤酒15%,葡萄酒10%。业内人士表示:这说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选择低酒精度和淡口味的酒。
就消费层面而言,洋酒在中国市场正呈现出四个转变趋势:首先,洋酒的消费区域,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深圳、广州以及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向内地城市延伸;其次,洋酒的消费途径,除了最初的星级酒店,现在越来越广泛地进入酒吧、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以及超市、大卖场等大众渠道;再次,洋酒的消费群体,由旅华外国人、海归人士、政府官员、企业家扩充到白领阶层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年龄在25岁~45岁,以男性为主;最后,洋酒的消费心态更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如果说10年前喝洋酒是赶时髦喝给别人看,那么现阶段的消费者则更多是因为对洋酒文化的认同,希望从中领悟洋酒的文化内涵及其时尚、高雅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