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糊的冲动阶段。基本是在2005年至2008年之间发生,此时期很多大型的酒商面临转型、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或酒类品种销售之间的互补需求,如厦门建发、广州龙程、山东新宝真和上海吉马等都这个时间全面进入进口葡萄酒。
2、名酒庄的疯狂追捧阶段。基本是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由于白酒整体出现下降态势,再加上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分流及国际中间商的炒作等因素,国内出现了几乎疯狂的“名庄酒”追求,当然,主要的还是大量擦边球的、山寨的、甚至是直接假冒的名庄酒风靡全国,商家愿打消费者愿挨,大家好像不亦乐乎。但是,“名庄酒”毕竟每年产量有限,属于全球小众市场的产品,在全球能喝到真正“名庄酒”的人就不多,更何况中国呢?操作名庄酒就像是在做期货或赌博,永远无法预知结果,而且喝名庄酒的人更是没有几个人具备真假辨别能力,如此无知地疯狂之后,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3、选择品质安全可靠及品牌认知度较高的“名牌酒”阶段。我认为在2012年将开始步入此阶段,所谓名牌酒,顾名思义是指有较高的市场品牌知名度、品质美誉度和渠道占有率产品,此类产品更加专注于产品质量、品牌推广、网络建设及团队建设,具备前瞻性及稳定性,相信消费者及商家在冷静下来后,更愿意选择此类“名牌酒”。
4、理性消费的“领导性品牌”阶段。我认为在2015年前后会进入此阶段,当一个葡萄酒品牌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导品牌后,给大家的就是一个信任状,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就会很理性地选择消费,就像你要喝白酒时,茅台或五粮液成为首选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