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分级名单为何从1855年沿用至今?

葡萄酒分级名单为何从1855年沿用至今?

  鉴于葡萄酒商们为波尔多红、白葡萄酒制定分级的习惯由来已久——最早能追溯到18世纪末期……——人们对自己的品鉴能力还是非常信服的。他们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项分级的呢?当然是市场!市场因货品的流通而形成,货品的流通程度又主要取决于其质量,因此用市场作参考总是最有说服力的。不依据葡萄酒商的个人品味,也不依据消费者的爱好,1855年的分级制度可谓早年市场经济的一个成功典范。

  很久没有排行列榜的波多尔酒商们深知这件事的重要。他们丝毫不敢怠慢,找来40多年内登记过价格的60多种红葡萄酒进行品评,并按照惯例将它们分为了五类。如此一来,酒商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质量和商业利益上的双赢局面。在他们看来,这份分级名单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将会面临被修改的命运,这就是一份为1855年世界博览会定制的榜单罢了,只是个临时性的小总结。没有人会想到,这份表单会成为“出生公证”一样的存在,最终变成了准则的基奠。此外,如果这项分级在当时像“十诫”一样,一下子出现在梅多克,必定会让一切没入榜和那些想进榜未果的庄园主们深深失望,同时让那些想要联合起来对抗它的庄园主们心灰意冷。1855年分级制度之所以如此令人信服、经久不衰,除了它本身不失公允外,还因其本质的暂时性——这使得它能够被人心平气和地接受。只有佳得美酒庄很快就被列入五级酒庄之中,木桐酒庄都是在100年后才完成了从二级酒庄到一级酒庄的晋级的。一个半世纪以来,只有两项追加记录,这对于变幻无常的葡萄酒业和庄园主们与日俱增的重审意愿来讲,实在是太少了。

  虽说分级列表上的排名有起有落,但150年以来,这60多款入选的红酒始终如一,严格遵循生产标准,没有让这份分级表失去信誉。然而,榜内提及的葡萄园分界几乎全部发生了变化,葡萄品种跟当年也大不相同。许多酒庄更换了主人,或是将酒庄卖给了企业,市场上的酒价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些有着二级酒庄品质的四级酒庄,现被列为三级酒庄。人们始终没有对分级做出大的变更。这个分级制度已经成型了!维持现状是有理由的,虽说现在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份分级制度有些偏离现实,但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修正必定会引发酒庄之间的大战,规模巨大的纷争恐怕回溯到中世纪都会是难得一见的。

  “重审1855年分级,就像是个玩了150年的桌游。评鉴这个分级制度,则是葡萄酒记者、侍酒师和酒类专家们最爱的‘运动’。争论并没有削弱这个分级制度的影响力,反而使其变得愈发坚不可毁,充满活力。到最后,让这些攻击者大失所望的是,那些被攻击的葡萄酒反而因此获利!”原分级制的忠实拥护者让-保罗·考夫曼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