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宁夏的紫色梦想:打造世界唯一的贺兰山东麓

“2016中国新发现”全媒体采访团于5月16日前往宁夏贺兰山东麓西夏王葡萄小镇,探寻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源头。此时距离1985年宁夏第一瓶葡萄酒诞生已30年,宁夏葡萄酒发展壮大成为宁夏的支柱产业之一,西夏王等一系列品牌在国际上颇受瞩目。

 尽管宁夏葡萄酒产业的集中地贺兰山东麓常被称为“中国波尔多”,但其更希望成为世界葡萄酒业中一支独特力量,用优秀品质向世界彰显中国品牌的魅力。

  走进酒窖,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据酒庄工作人员介绍,最优质的葡萄酒均采用橡木桶酿造,酿造过程中葡萄酒和橡木桶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会使葡萄酒风味更佳。

  从事葡萄酒酿制33年,见证宁夏葡萄酒从无到有、并不断壮大的俞惠明告诉海外网,“过去从事葡萄酒行业对我而言只是养家糊口的职业,而现在却已成为了我终身的追求。”

发现宁夏的紫色梦想:打造世界唯一的贺兰山东麓

  与宁夏第一瓶葡萄酒酿制者面对面

  在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海外网采访团见到了主持酿制宁夏第一瓶葡萄酒的酿酒师俞惠明,他目前担任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首席酿酒师。1985年,他和同事从外地学习后,试制成功宁夏第一瓶葡萄酒,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道路由此开启。

  “这次试制的意义在于,我们进行了宁夏地区适合酿制葡萄酒的葡萄品种的试验,同时填补了宁夏地区葡萄酒的空白。”俞惠明表示。

  30年过去,宁夏葡萄业产业已经历沧桑巨变。截至目前,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64万亩,其中酿酒葡萄57万亩,产量20万吨,建设酒庄184个,其中已建成投产85个,正在建设99个,综合产值达166亿元。

  在此过程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则是宁夏葡萄酒产业崛起的关键。宁夏平原降水相对较少,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而晚上气温低,呼吸作用弱,葡萄的糖分积累量较高。另一方面,葡萄早春生长初期需水多,成材期后水分则不宜过度,而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在春季的时候上游受春季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灌溉水源在这个时候恰好最为充足。

  近年来,宁夏先后出台了《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扶持和法规政策,从产区保护、资金投入、科技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全力推动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葡萄酒已成为宁夏的第二大产业。

  宁夏葡萄酒产业正朝着“五个一”的发展目标迈进:到2020年,推进100公里葡萄文化长廊建设,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建成100家以上高品质酒庄,实现1000亿元综合产值,吸纳10万人就业。

  从事葡萄酒酿制33年,见证宁夏葡萄酒从无到有、并不断壮大的俞惠明告诉海外网,“过去从事葡萄酒行业对我而言只是养家糊口的职业,而现在却已成为了我终身的追求。”

发现宁夏的紫色梦想:打造世界唯一的贺兰山东麓

  贺兰山东麓的梦想:不止于“中国波尔多”

  由于出产地纬度相近,宁夏贺兰山东麓常被冠以“中国波尔多”之称,但由于日照、降雨量等条件的不同,贺兰山东麓生产葡萄酒的自然条件实际上优于法国波尔多。更重要的是,宁夏葡萄酒产业的梦想并非成为第二个波尔多,而是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贺兰山东麓。

  “小酒庄、大产区”的发展模式显示了宁夏葡萄酒对优秀品质的追求。“以往的葡萄酒产区都是大规模生产工厂酒,而宁夏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生产品牌酒庄酒。”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郝林海曾表示。

  在西夏王玉泉葡萄酒庄的外面,海外网采访团看到了成片的葡萄园。据了解,工厂酒原料不可控,酒庄建在葡萄园里,则可以从源头控制葡萄的质量。走进酒窖,海外网采访团一行即闻到一阵醇香。据酒庄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不锈钢桶,橡木桶和葡萄酒发生的化学反应会使得酒味更佳,最为优质的葡萄酒都是用橡木桶酿制而成的。

  穿梭在一排排橡木桶之间,可以看到许多酒桶上留有人名和时间的字迹。据了解,这些人名其中不乏葡萄酒大师,——这不仅是作为一种留念,还说明了他们对宁夏葡萄酒庄出产的葡萄酒的认可。事实上,自2000年宁夏葡萄酒获得第一个国际大奖(西夏王干红葡萄酒在法国世界名酒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其近年来屡屡获得国际殊荣。

  西夏王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万祥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表示,作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探索和开拓者,公司希望助力贺兰山东麓具有特色的葡萄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们不做中国的波尔多,要做世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王玉泉国际酒庄总经理白天华对海外网表示,中国近代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晚,但他相信,基于优秀的酿酒葡萄产地和精湛的酿酒工艺,宁夏将在政府大力引导、企业积极开拓下走出自己独特而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