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说大可以很大。它是埃及最尊贵的法老“蝎子王”钟情的陪葬物品,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情人杜彭夫人最钟爱的“至宝”。说小也可以很小,对于大多数从小受葡萄酒文化熏陶的人来说,葡萄酒只是用餐时候伴随食物一起的佐餐“饮料”罢了,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所饮用的多是些当地自产的红、白葡萄酒,真正的好酒也只有富人才有时间和金钱去长途跋涉地学习、品尝。
一支价值连城的葡萄酒也常常成为成功人士魅力、品位和财富的象征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007系列电影中,邦德手中的那杯香槟总是成为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名人,总能为一支葡萄酒增加耀眼的名贵气质。而一场世界级的葡萄酒大赛,如世界顶级葡萄酒大赛、国际葡萄酒和烈酒大赛等专业赛事,则更能从专业上给予葡萄酒以肯定,使其价值备升。1976年的“巴黎之评”就是一个最让酒客们耳熟能详的例子。英国一位酒商Steven Spurrier组织了一次历史性的品评,品评采用盲品的形式,法国顶级波尔多和勃艮地与美国赤霞珠和霞多丽同台竞技,当时美国赤霞珠和霞多丽还默默无闻,加州以外鲜有人知。结果,专家们评定美国葡萄酒胜过法国顶级产品。自这次的品评之后,美国葡萄酒的价格一路上扬,纳帕山谷更是能为了新世界优质葡萄酒的代名词。一次的颠覆总会造成多次的模仿。因为这次历史性的评比,也让不少酿酒师们摩拳擦掌,希望在一次次的葡萄酒大赛中成为另一个颠覆的神话。于是,葡萄酒在一次次国际性的赛事中,在一个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酒师的笔下,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