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全行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科学用水要尽早摆上议事日程

  目前,贺兰山东麓产区已拥有50多万亩葡萄基地,并计划到2020年增加到100万亩,这将加大对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对此,记者采访到中国农业大学的马会勤教授。

  马教授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葡萄酒产业热衷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更加严重,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都在竞争着十分有限的水资源。她告诉记者,“我现在担心的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浪费,以及水质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葡萄酒产业逐步转移到宁夏、甘肃、新疆等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最低的只有20毫米。而许多地方仍采用大水漫灌,农业技术和教育不到位,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水质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

  马教授告诉记者,“在新疆和宁夏地区都存在地下水含盐量较高的问题,如果使用地下水进行滴灌,更加容易形成高盐区,再加上土壤本身的盐碱度较高,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所以还是引黄河水灌溉好一些。”希望政府能把握产业整体方向,管大放小,让企业和专家去做技术性的工作。同时,制定一些福利性政策,对滴灌进行补助、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出台阶梯型水价等,解决水资源问题,促进产业发展。

  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配置

  同样,在中国其他产区也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比如新疆产区。新疆产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都采用雪水和地下水进行滴灌。记者联系到了有过多年滴灌设备销售和安装经验的元森酒庄庄主张军有,他告诉记者,“新疆缺水,南疆这边常年降水量低于60毫米,用水全部依靠灌溉,使用滴灌可以节水50%左右。与南方地区使用长效滴灌管不同,新疆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简易滴灌,一年一换。这种滴灌比较便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自己的葡萄基地使用的是膜下滴灌,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分蒸发。”

  据了解,新疆自治区政府根据有限的水利资源,大力支持“退白扩红”,逐步限制棉花的种植面积,支持葡萄种植的发展,因为棉花需要漫灌,用水量比葡萄大。即便如此,葡萄酒产业仍然需要不断调整用水措施,否则,水资源很有可能成为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首个瓶颈。对此,张军有有些无奈的说,“不要盲目扩大面积,先保证现有葡萄基地和酒庄的质量要紧。”

  中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按照现有的模式,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会越来越大,如果不能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的配置及合理利用,未来的葡萄酒产业很有可能真的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