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年份的最大误区
“那是55年产的葡萄酒,可惜我更喜欢自己那瓶53年的。”这是1962年的007电影《诺博士》中,邦德与诺博士之间的对话,可见当时的西方人对葡萄酒年份已有特别诉求。
年份差异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这句话绝对没错。但要说年代久的葡萄酒胜于年代新的,则属大错特错了。因为,每一年的气候环境均不同,气候差异决定了该年葡萄质量的好坏,而葡萄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如果某一年的日照、气温、雨量、湿度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合葡萄生长,这一年的葡萄质量就好,用这一年采摘的葡萄所酿造的葡萄酒,品质自然出色。所以,对于葡萄酒来说,真是“年份天注定”。
葡萄酒上标注的年份,仅仅表示葡萄采摘于哪一年。并且,只有用该年采摘的葡萄榨取的葡萄汁为原料,生产出来的葡萄酒才能标注上该年的年份。所以,葡萄酒的年份既不能作为评定葡萄酒质量好坏的标准,也不能作为葡萄酒定价高低的依据。
不以年份论好酒
一般而言,1989、1990、1996、2005年被公认为波尔多地区好的葡萄酒年份,而1987、1991、1992年的葡萄酒则多数质量平庸,甚至1980、1981年的葡萄酒,看似历史悠久,但多数质量并不好。举个详细的例子:1982年的波尔多葡萄酒是10分,但是1980年的才4分,1981年的也才6分,因此1982年的要比1980年和1981年的好。
同一年份不同地区的天气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葡萄酒年份问题还因地而异。比如,同样是1982年,对于波尔多葡萄酒来说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年,但对于勃艮第葡萄酒却是糟糕的一年。再如,1997年对于波尔多只是个一般的年景,从初夏就开始有连绵的阴雨,八月份虽然炎热,但是很多葡萄园不得不提早采摘,因为霉病发生很频繁;然而在意大利中部的图斯卡内(Tuscany),1997年却可以说是20世纪里面最伟大的年份之一。
而在澳洲和美国加州等新世界,因为气候较为稳定,葡萄收成每年都比较好,因而年份好坏的问题相对来说就没那么重要。
年份看天,成事在人
年份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顶级的葡萄园即使是在困难的年份同样能够表现出色。因此,葡萄酒最终由谁酿造,同样值得注意。这就是葡萄酒讲究“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道理。
一个好酒庄出品的一般年份葡萄酒,一定会比差酒庄出品的好年份葡萄酒要好。对于差酒庄而言,年份再好,却不去精工细作,也只会白白浪费老天的恩宠;而一个好酒庄,它可以通过对葡萄园的精心管理和对葡萄质量的严格把关,来减少坏年份的负面影响。号称“波尔多之王”的ChatesuPetrus就是这样一个酒庄,它有一次遇到收获时天降大雨,居然雇了一架直升飞机,飞到葡萄园上面来把葡萄表面的水滴吹干,可谓不惜血本!难怪有人说,买ChatesuPetrus不用看年份,当然,看不看年份它都是天价!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葡萄酒主产企业或酒庄,都有很严格的葡萄酒年份管理,对某年份的葡萄品种、数量、产量、销售量及储存量,都有详细记录,通过诚信自律来保证年份葡萄酒的质量。目前国内消费者愿意喝进口葡萄酒多过国产葡萄酒,或许这就是原因之一吧。
注:低端酒,如法国的大产区酒,由于原料来源于全国各地,而非某一特定地区,年份完全不能反映出出品的质量,看年份就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以上关于年份的问题,仅指高端酒,尤其是名庄酒。
|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