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酒标
正确阅读酒标,这会使您更了解它。不要被酒标上大量信息所吓倒--正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从大量的葡萄酒中挑选出自己心仪的那款。
酒标(前端标签和背部标签)
根据欧盟的规定,商标中必须包括下列信息:
等级分类
原产地
酒精含量
葡萄采收年份
酿酒商或装瓶商的名称和地址
酒瓶尺寸(容量)
原产国名称
欧盟以外其他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各不相同。
许多酿酒商发觉这些严格的规定大大妨碍了酒标设计的美观,因此他们将这些信息都印在了一个功能性商标上,即“前端标签”。酒瓶被摆上货架的时候,贴有设计感商标的那一面面向顾客,这种商标从严格定义上是“背部标签”。
在商标里我们可以发现其他一些信息,比如酒庄的历史,搭配该酒的最好佐餐食物以及何时饮用等建议。
酒精度
许多欧洲地区豆油最低酒精含量标准,这是为了避免每个地区和每个葡萄品种所酿的葡萄酒酒精含量百分比不同。总的来说,产区气候越温暖,酒精度含量就越高。德国产的白葡萄酒酒精度低到7.5%,而美国加州仙粉黛的酒精度则高达16%。大多数佐餐酒的酒精度在12%-13%。
加强型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基本上在20%及以上,但是干型淡色雪利酒的酒精含量是15%。近几年,佐餐酒的酒精含量逐年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流行和保留口味的缘故。葡萄酒中酒精含量的高低并不表明酒质的好坏。
健康提示
一些酒瓶商标上,特别是来自美国的葡萄酒,都必须标上这样一个警示--“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作为抑菌剂和抗氧化剂的物质,酿酒厂将其添加到葡萄酒中。摄入过多的二氧化硫会导致人体出现哮喘症状。不过如果做个对比,例如果汁,其含有的二氧化硫远比葡萄酒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