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数据(一)

2012-06-13 aa吖吖 撤稿纠错

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数据(一)
 

“九五”以来,葡萄酒消费明显上升,形成酒类市场的消费热点,我国的葡萄酒行业在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企业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产品品牌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生产与销售稳中有升,我国葡萄酒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了良好的势头。2003年全国葡萄酒总产量达到了34万吨,较2002年增长了13.4%,葡萄酒产量的增长是饮料酒诸多酒种当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一个酒种,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14.3%和12.7%,达到60多亿元和16亿元。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葡萄酒产量累计为13.7万吨,同比增长了15.1%。延续了近年来总体增长的态势。当前,我国葡萄酒市场与产业开始进入稳定的发展期,“四分天下,三国鼎立”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在新格局形成与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势必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何反思认识这些问题?我国葡萄酒产业路在何方?笔者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企图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一、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葡萄酒产业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可谓是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饮食文化与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葡萄酒的发展十分艰难和曲折。从1892年我国首家葡萄酒企业烟台张裕的诞生,葡萄酒产业发展徘徊不前。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葡萄酒犹如枯木逢春犹在发,1988年年产量达30.85万吨,是解放初期的2000倍!但1989年就出现回潮,1991年为24.2万吨、1994年为18.5万吨,1995年跌至谷底,年产量不足18万吨,1996年为17.0万吨的产量低谷。到了1996年下半年柳暗花明又一春,葡萄酒市场再度走红,1998年干红遍地开花,占山为王,群雄割据。十多年来虽几经波折,产量仍在30万~40万吨徘徊,只占饮料酒总量的1%,2001年较2000年增长23.9%,2002年较2001年增长15.3%,2003年较2002年增长13.5%,近三年增幅均有下降,表明葡萄酒生产已进入平稳增长期,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目前,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70万~90万亩,全国葡萄酒企业有500余家,年产量34.30万吨;葡萄酒行业总资产为116.7亿元,较2002年增长20.25%;总销售额为63.4亿元,增长14.31%;利润总额为7.13亿元,增长了12.13%。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干型酒产量明显上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大大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此外在酿酒葡萄品种选育、原料基地建设、科学研究探索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均取的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果说,1998年前葡萄酒市场是群雄割据的春秋时期,那么现在则进入了逐鹿中原、抢夺市场的战国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葡萄酒发展进入新时期,步入新阶段,葡萄酒市场出现了新格局。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我国葡萄酒产业“三国鼎立,四分天下”的新格局已经形成。这三国就是张裕、长城、王朝,他们的产量达到了全国总产量的51.21%。三大品牌与一些区域性品牌新天、通化、夜光杯、威龙成为领军市场的品牌。“四分天下”是指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四分天下;同时,国内葡萄酒市场的争夺战,在外敌入侵的号角声中骤然升温。特别是进入2004年,国内葡萄酒进口关税从44.6%下调至14%,这一天然屏障的打破,使国外100家洋酒蜂拥进入。如加拿大以葡萄酒饮誉全球,每年出口量达二千多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庞大的市场和酒文化传统,对该国酒商充满吸引力,加国葡萄酒正不断进军中国。意大利是全球葡萄酒最大的生产国家之一,出产全球近1/5的葡萄酒,意大利目前已经瞄准华南酒市。西班牙酒商十分看好关税下调后的中国市场,今年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市场进军;还有其他欧洲国家的葡萄酒商已在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从产业布局来看,遍地开花,各据一方;从市场主体来看,龙头企业逐渐形成,张裕、长城、王朝“三国鼎立”,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四分天下;从市场态势来看,我国葡萄酒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竞争激烈,大城市市场互不相让。中小城市市场硝烟弥漫。特别是洋酒的大量涌入,100多个洋品牌凭借品牌、资金、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大举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局面。从阶段来看,已进入市场整合、品牌整合和资本对抗。特别是品牌整合如火如荼。如大家关注的中粮酒业的市场整合与品牌整合,目前,中粮收购张家口方面持有的沙城长城其余50%的股份,等于是拥有了沙城长城、华夏长城两个全资子公司,对烟台中粮的股份占有也在60%以上。

  至此,中粮真正实现了对三家长城的绝对控制。总之,我国葡萄酒市场已经经过这样的一个阶段,即填补市场——市场大战——品牌竞争——市场整合——资本对抗。在以上的回顾与反思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一是葡萄酒投资热急待冷却。葡萄酒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特别是干红在一个时期内利润惊人。1997年海关统计,原装进口干红的平均价格每0.75升为12.7元人民币,拿到市场上,零售价已飙升为200多元,整整翻了10多倍。如果用进口散装原酒分装沟兑,利润更高,达20多倍以上。葡萄酒的高利润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同时,葡萄酒是一个技术门槛、投资风险较低的行业。大多数投资者出于投资风险的考虑,选择技术门槛较低,利润高的行业进入也是其重要原因。于是,国内近些年一哄而上摘“干红\",葡萄酒厂遍地开花。目前葡萄酒的生产在我国已分布较广,全国已发展到26个省、市、自治区。全国葡萄酒企业有500余家,以酿造厂为主,另有部分分装厂,经销商也有生产葡萄酒的,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疯狂的干红热,几乎达到了全国干红一片红。在我国2003年34.30万吨葡萄酒的产量中,山东、河北、吉林、天津、新疆、北京、河南、甘肃、广西、云南十个省市区的葡萄酒产量共计32.63万吨,占了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95% 。近几年在产酒葡萄的地方,如河北、云南、山东、新疆、甘肃等省低水平重复建设了很多万吨级以上的大酒厂。不产酒葡萄的广东、福建一带,则进口国外葡萄原汁也上了无数的小灌装线。一些业外知名企业凭借实力转产葡萄酒。如古井贡、五粮夜、杏花村等都上了葡萄酒项目。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葡萄酒厂遍地开花,投资热度过高。不仅浪费了资金、资源,而且也加剧了竞争。目前葡萄酒市场供需极不平衡,产大于销,供给增长已远远超过需求增长,市场价格战此起彼伏。因此,葡萄酒投资热急待冷却。

  二是葡萄酒市场产大于销而引起的价格战急待结束。众所周知,对于国内葡萄酒业而言,市场消费容量仍然是目前阻碍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2004年,乐观的估计总产量可达到35多万吨左右,但总体形势是产大于销,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笔者了解,库存过期、客户销售不完过期等造成的废品酒在许多企业不是一个小数字。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透露:2003年直到如今,100%的葡萄酒企业都没能满负荷生产,大部分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未有改善。部分地区(如河北、云南、甘肃、山东以及新疆等产区)和全国各大城市价格大战的烽火此起彼伏,相互压价竞价现象时有发生,葡萄酒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零售价平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如,2003年春节期间,新天酒业将旗下的玛纳斯干红在上海、北京市场降价促销,28元买一增一,实际等于14元一瓶。新天14元冲击葡萄酒价格体系,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葡萄酒行业掀起了价格风暴。从理论上来说,价格战有利于企业的整合,以让小的退出,大的做强,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但从实际来看,在以产量决定企业效益的今天,降价仍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不得不打价格战以求薄利多销。但由于产品价格下降,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去年部分产区葡萄酒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当然有非典的影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销售收入减少、经济效益下降。
安全联盟
  • 【自由贸易区进口酒中心】微信公众平台zmqjkj 【爱酒人俱乐部】微信公众平台:i9r999
  •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 闽ICP备19023082号-1 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1926号 版权所有:厦门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爱酒人俱乐部(中国)有限公司 Tel:13306003307 Email:93765999@qq.com 地址:厦门自贸区国际航运中心(A栋4楼)3D座
    北京办事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5号院 邮编100088 联系人:崔柠 上海办事处:上海市虹口足球场路39号 联系人:唐择强 更多城市合作伙伴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