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被大量“山寨”,从而引起各地开始打假的背景下,曾经一路看涨且具有投资价值的拉菲开始降价。在“拉菲神话”眼看就要破灭的同时,反而给其他欲进入中国市场的洋葡萄酒提供了契机。
和国产白酒、啤酒的大流通、大渠道相比,进口葡萄酒多半是小渠道、小流通,渠道分散,进入门槛低。
除了ASC(圣皮尔精品)、名品世家、优传供应链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规模较大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其他的则是多如牛毛、实力参差不齐的小代理商。
据法博纳商贸公司首席执行官庄丽娜透露,仅仅北京市场上,一年就会倒闭数千家葡萄酒经销商,同时又会出现数千家代理商,因此进口葡萄酒渠道用“大浪淘沙,前赴后继”形容,一点不为过。
小众渠道为王
目前进口葡萄酒的销售渠道主要以连锁专卖店为展示形式,而企事业单位团购和酒店、夜店消费则占据着主导位置。
葡萄酒大致分为饮用型和酒庄型,饮用型葡萄酒作为工业化产品,一般都是批量生产,产品可以标准化,入门级的产品比较多,国产葡萄酒多半都是饮用型;而酒庄酒则是在自己专有的土地上酿造出来的,个性化很强,一般很难做到批量出产,大的酒庄一年可以产几十万瓶,小的酒庄甚至只能产几万瓶。
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葡萄酒的“旧世界”国家,基本都是以酒庄酒为主,在法国波尔多地区酒庄多达上万个,这些酒庄每年的葡萄酒产量有限,品质一脉传承,基本不做品牌,销售也都有自己固定的渠道和圈子。
据《酒海导航》杂志主编张勇介绍,全球有150多个葡萄酒生产国,目前有70多个国家的数以万计的进口葡萄酒品牌涌入中国,在兴旺了国内葡萄酒市场和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因“无品牌”现象导致了没有特色的销售乱局,鱼龙混杂,良莠难辨。
在中国市场上,除了拉菲、拉图、卡斯特等几个知名的葡萄酒品牌外,其他的进口葡萄酒基本都没有知名度,这样的小众化的产品进入大众渠道,如商场、超市,就很难进行销售,即使在法国的超市渠道,葡萄酒的销量也不高。而商场、超市渠道基本沦为产品展示和价格标签的功能,即使销售也只能销售低端葡萄酒。
江苏宜兴万基酒业的总裁周益峰曾经找调查人员在超市的葡萄酒专柜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三天的时间里,除了能销售出几瓶国产葡萄酒以外,进口葡萄酒基本没有销量。这让周益峰放弃了未来进入大流通、KA渠道的打算,专注于做团购渠道。
在超市、商场这些传统的大流通渠道,进口葡萄酒都基本遭遇冷遇。一方面普通消费者还没有形成日常消费葡萄酒的习惯,另外一方面,进口葡萄酒品牌知名度低,消费者难以选择,缺乏信息沟通,反而会选择张裕、长城这样的国产知名葡萄酒或者一些价格低廉的杂牌葡萄酒。
相比之下,葡萄酒的专卖店渠道就好得多,由于品种齐全,可以沟通交流,走量一般会比较大。“目前进口葡萄酒的渠道主要以连锁专卖店为展示形式,企事业单位团购和酒店、夜店消费占据主导位置。”张勇表示。
|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