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进场令消费者对炒酒风气不感冒了

在过去的5-10年里,国内葡萄酒商努力地营造高端葡萄酒的消费氛围,在国内新疆等葡萄产区大手笔建设酒窖,花重金去国外投资酒庄,往国内进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在集体推动下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2002-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从0.77美元/升涨到4.01美元/升,翻了4倍多。与此同时,进口量从2002年的3057万升涨到2012年的3.9亿升,市场扩容翻了12倍。

    不过,这个涨价趋势在2012-2013年间得到平抑。万欧兰首席葡萄酒顾问陆江表示,“今后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可能会下降”。

    多年从事葡萄酒销售工作的李冰认为,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令进口酒价格下降。

    近来,生意火热的葡萄酒电商在挤压国内高端葡萄酒价格泡沫方面也客观地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些网购平台,几乎每款葡萄酒都是打了折扣的,如果遇到与其他竞争对手平台上出现同一款酒,大家都会谨慎地避免自家的酒价格高了。

    在酒美网的“1000元以上”葡萄酒分类中,不少酒显示已售出“88件”、“265件”。这些酒分别标以不同折扣,极少数精品酒显示无优惠。在酒仙网的“1000元以上”检索里,价值8000余元的葡萄酒也显示“6人评论”,这款酒也以8.3折出售。

    与炒热市场的做法相左,电商进场令消费者对炒酒风气不感冒了。

    理性市场的回归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部门曾经一度是采购高端葡萄酒的主体,但随着限制“三公消费”影响的进一步加大,诸多葡萄酒企业营销、公关的难度也在增大。对于国产葡萄酒企业来说,真正的发展机遇并不应该依赖于国家的规定或政策,而是应该来源于企业自身的产品结构与经营策略。作为葡萄酒企业,要逐渐把以政府消费为主转到商务消费、个人消费上来,应该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般来说,“三公消费”的限制对于以团购渠道为主的酒商影响更大,而对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酒商来说,反而是一个机会。依靠“三公消费”为主体的企业业绩虽然急剧下滑,但是个人消费市场却仍在保持增长态势。以个人消费为主要来源的葡萄酒销售商正在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