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河南是酒类消费大省,从今年中秋节的进口葡萄酒市场销售的初步统计结果来看,葡萄酒的消费量上升了10%左右。从葡萄酒经营的阶层来看,过去有从事白酒销售的,有些是房地产商、煤老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由于对葡萄酒的知识掌握不多,尤其是在采购和经营过程中产生了误区。
误区1
葡萄酒的生产时间越长越好
我前两天参观了一个酒庄,装修花费了巨资,非常漂亮。但是,他们采购的葡萄酒却都是新酒,该酒庄CEO告诉我这些都是年份酒。听完这些话后,我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红酒的分类除了法定产区(法国AOC,西班牙DO)、非法定的产区的分类方法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加工的方法来分类,葡萄酒还可分为不经过橡木桶的酵藏的,橡木桶酵藏3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一年半的等等。就拿西班牙来说,一般当年的葡萄,出新酒的时间是次年的3月份,因为新酒要经过一个冷热的过程,帮助提高酒的质量。那么它的最佳适饮期为出厂后的两年内。不是所有的酒都值得经过橡木桶酵藏,这要看一个叫起始多酚含量的值。而经过橡木桶白葡萄酒的最佳适饮期是葡萄生产年份的第二年。
我在鹤壁见过有人还在卖2000年的澳大利亚的新酒,这点在红酒的标签上有的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比如西班牙酒, 标有seleccion 的,常常是3个月的酵藏,标有crianza的,最少是6个月酵藏,18个月的瓶中陈酿,生产周期是24个月等等。
误区2
所有葡萄酒的口味都一样
我去开封拜访客户的时候,一个公司的经理告诉我刚刚采购了一批美国的葡萄酒,是通过一家香港公司,我当时品了一下,口感发涩,味道有些淡。
有的南方公司,由于受到南方饮食的影响,南方菜常常发甜,如果红酒的单宁太高,与这种菜配餐时,高单宁的红酒常常会非常苦涩,严重地影响口感。所以,南方一些公司采购的葡萄酒单宁偏低,口感偏淡。说实在的,这种酒不太符合河南人的口味。
我们可以做个比喻,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智利、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可以看做中国的八大菜系,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菜系在中国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也不是任何的红酒都适合河南市场,我们河南的市场原来是白酒市场,喜欢软绵的口感,一般只有经过橡木桶发酵的酒才可以。
误区3
认为大多数消费者不懂
我见过很多红酒的经营者,他们常常会告诉我因为进口葡萄酒信息的不对称,便认为什么酒都可以卖。葡萄酒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它的味道可以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有的时候一款好的红酒,喝过后会在你的脑子里有着深深的印象。甚至可以终身难忘,以后你喝过的酒,会常常和它来比。
我办过很多次红酒品鉴会, 有很多人以前从来没有喝过红酒,但是他们都能喝出来好坏。所以,消费者的分辨能力很强。
误区4
过度强调品牌
中国人非常重视一款酒的品牌,很多人问我,你经营什么牌子的酒?在中国,名牌产品是一个品质的保证,经营白酒的经销商更是重视牌子。国外不是这样。
国外的工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酒庄,顾名思义就是村庄里的酒厂,欧洲酒庄的产量一般都不大,因为他们的加工方法,常常是酿出来的酒,不是调制出来的酒。所以,常常是一个牌子DO级别的酒,不可能满足全国的需求。欧洲人,也没有什么品牌的意识,他们一般不会在中国大规模地投入,我们的贸易商也不会对他们的品牌做很多的投入。所以,红酒很难有什么强势品牌出现,但是,很多红酒商都在做自己公司的品牌,力争保证自己酒庄的酒都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