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葡萄种植的量产时代已经结束,以监管严格、有机栽培为特征的质量时代来到了。宁夏农科院通过院企合作模式,利用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点燃技术创新引擎,着力于种植优化,从根本上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宁夏农科院种质资源研究所果林专家陈卫平。
宁夏农科院,30年葡萄科研结硕果
陈卫平出生于1970年,吴忠人,在农科院主要从事果树科研与技术推广,见证了宁夏葡萄产业化发展的历程。
谈到30多年来宁夏葡萄种植理念的变化,陈卫平说:“宁夏的葡萄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农科院引进了原中国农科院的葡萄专家、宁夏葡萄学科的奠基人刘效义,从鲜食与酿酒葡萄品种筛选、育苗建园技术等开展研发与示范。到1997年前后,宁夏大型葡萄种植基地兴建,御马、广厦,以及农垦等开启了宁夏第一批规模化种植葡萄的先河。
2000年前后农科院周涛博士带领的葡萄课题团队执行了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从酿酒葡萄基地土壤养分与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品种抗寒鉴定及抗寒技术等进行了攻关示范,并由刘效义研究员牵头制订了《宁夏酿酒葡萄规范化栽培规程》,以此指导全区葡萄规范化生产。2002年农科院改制时,最先搞葡萄产业研究的专家归并种质资源研究所。”
“十一五”末,国家葡萄产业体系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依托农科院建立,农科院从基础条件、人才队伍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申请了财政、科技等厅局的相关项目,建成了55亩葡萄资源圃和试验园,为开展资源保存利用和栽培试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葡萄试验站建立以来发挥了重要的技术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葡萄主产区都建立了示范基地,农垦玉泉营南大滩基地、青铜峡御马、农科院枸杞所芦花台、红寺堡中圈塘和天得、巴格斯酒庄等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陈卫平告诉记者:“在农科院的指导下,各示范基地通过实施架型改造、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预防监测与综合防治等技术,在2015—2016年的全区优质葡萄园评比中各示范基地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农科院葡萄学科团队积极参与发改委、经信委、葡萄产业发展局等单位组织的葡萄产业发展论证会议,为行业及示范县等提供建议。以王国珍研究员领衔的农科院植保团队对全区葡萄病虫害的监测、流行规律、防治研究与示范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认可。2012年夏秋降雨多、霜霉病大发生,试验站及时提醒各业务部门和示范基地防治,各示范基地都没有出现暴发蔓延的态势。农科院的科技人员近些年多次参与处理了应对自然灾害等应急任务,频繁开展田间指导和技术培训,每年仅试验站就开展培训近30场次,培训人数近3000人。”
经过30多年的学科建设,目前宁夏农科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由老中青科研人员组成的,涵盖栽培与育种、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与植物营养、酿造加工等各学科的专业团队,截至2015年底,获得18项科技成果奖,其中自治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50篇以上,制订技术标准10项,专利3项以上。
培养出一批在全区葡萄产业有较高知名度的的专家,如植保专家王国珍、张怡研究员;栽培专家陈卫平、梁玉文研究员;土壤与植物营养专家周涛研究员等;一批高学历的年轻科研人才正在迅速成长。
协作攻关,高效提质
“种质资源”这个概念生涩,老百姓比较陌生,但是所涉猎的事都很具体,也很地接气。
陈卫平说:“我们所的主体研究是瓜果蔬菜。随着宁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也成为了近年来的工作重心。宁夏葡萄最早的种植模式是从河北借鉴过来的,比如栽植密度为双行,行距小,埋土简单,这套照抄鲜食葡萄的做法目前已经淘汰了,因为产量和品质都上不去。”
鲜食葡萄与酿酒葡萄,在技术要求上有很大不同。陈卫平说:“酿酒葡萄落脚点是酒,酒要过关,与鲜食葡萄不一样。鲜食葡萄外形、色泽看起来很诱人,口感也更舒适,但不能用于做酒。因为糖度上不去,这势必影响到酒的单宁、色泽、酸度、香气等。所以种植酿酒葡萄要找到一个品质的最佳点,不能单一地看糖度,或某一个因素。好在这些年我们的观念转变过来了。”
那么,如何按照专业酿酒葡萄要求管理呢?对此陈卫平表示,对产量要求,要提倡适产,不是高产,要因地适宜。不论是贫瘠的土壤,还是肥沃的土壤,好多农户做不到精细化管理,因此产量也就没法控制。土壤条件达不到,而一味追求高产必将适得其反。
“前些年,农民田间工作做得很精细很扎实,追肥施水都很好,葡萄的长势也很棒,结果呢,长势越好的第二年损失越大,为什么呢?因为枝越好,枝的成熟度不够,越冬抗寒性不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被冻死。”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大多数地块还是适合出品中档佐餐酒。如果有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基础性工作很缺失,实现起来很困难。”陈卫平说:“作为一个发展才30多年的年轻产区,接下来贺兰山东麓一定要做好葡萄区划研究。即根据地形地势、气象条件、生产原料、土壤、排水等综合因素,用现代化技术将每一块地精细化,然后结合不同的品种,找出其在不同区划下的适应性。关于这些,我们的意识已经有了,现在正处于转变落地执行的过程,包括水肥、农药、病虫,只有依据科学控制好,我们产区的品质才会普遍提升。”
谈到院企合作,陈卫平表示,农科院一直跟宁夏农垦公司玉泉营葡萄基地分公司保持着合作关系,“那边有南、东大滩两个基地,大约有几千亩,刚开始没有水肥滴灌,不重视有机肥,土壤条件差,病虫害防控不足,成活率不高,生长不整齐,葡萄的抗寒性差……我们介入后,利用农科院自身雄厚的技术,和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牌子挂靠我院的便利性,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改良升级后,产量上不去,品质提高了。”
除农垦玉泉营实验站,银川、贺兰、红寺堡、青铜峡等地都有农科院的葡萄实验基地。陈卫平说:“在院里的支持下,我们所在西夏区芦花台有7000亩葡萄基地,其中酿酒葡萄15亩,根据滴灌梯度做了水肥调控实验,并通过精心管理,品质一年比一年好,亩年产量接近两吨,这还不包括园艺所新建的近千亩基地。”
葡萄酒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酿酒葡萄的质量。
对此,陈卫平坦言,宁夏的育种基础比较薄弱,引进观察、鉴定、筛选的资源不多,谈不上推广。好在政府已经启动了育种专项,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中科院,而陈卫平负责其中一部分育种技术。
“我已经做了两年的杂交育种实验,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很小的花,花帽掐掉,花粉夹干净,然后再把其它品种的花粉点在上面,技术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很困难。这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还在摸索中。”
陈卫平告诉记者:“随着十三五科研项目的申报启动,农科院围绕葡萄产业精心组织了1项‘十三五’重大攻关项目,农科院投入多学科科技人员25人,并与产业部门、企业、院校结成了广泛的协作团队,组织研发和技术示范。近几年,农科院每年投入到葡萄学科的研发经费都在200万元以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