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在贵州仁怀召开的中国酒业协会顾问座谈会上通报的2015年酿酒行业发展情况数据。
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429.33万千升,同比下降1.73%,其中饮料酒产量6412.59万千升,同比下降2.62%,发酵酒精产量1016.74万千升,同比增长4.23%。2015年1-12月,主要经济效益汇总的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689家,其中亏损企业299个,企业亏损面为11.12%。2015年1-12月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229.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3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18.0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93%;上缴税金85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6%。 其中,白酒版块,2015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312.80万千升,同比增长5.07%。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558.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7.0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29%;上缴税金552.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8%。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统计规模以上白酒比2014年度有所增加。除此而外,白酒行业还存在大量非规模以上企业,并且无证企业相比有证企业数量更为庞大,所以白酒还面临较大问题。不过该数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统计数据中的规模以上企业比2014年增加了45家,所以最终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企业产能和销售收入相比2014年都略有增长。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14.80万千升,同比下降0.73%。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62.6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1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1.3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92%;上缴税金33.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4715.72万千升,同比下降5.06%。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897.0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3.9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30%;上缴税金206.4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4%。2015年规模以上黄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81.9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9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8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93%;上缴税金10.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0%。规模以上其他酒企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28.7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2.2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5.53%;上缴税金24.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73%。其他饮料酒在2015年都有较大增长幅度。黄酒大约增长了13%,预调酒等其他酒增长18%。 贵州酒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也在中国酒业协会顾问座谈会和一天之后召开的中国酒协协会秘书长座谈会上被通报。 根据最新数据,2015年贵州酒对贵州全省经济贡献率为19.4%,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13.6%。2015年贵州酒企业数居全国第三,产量居全国第十,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三,税收居全国第二,利润居全国第一。2015年贵州酒产量增速为11.1%,而全国产量平均增速为5%;贵州酒销售收入增速9%,而全国销售收入平均增速为5%;贵州酒税收增速为5%,而全国税收平均增速为4.2%;贵州酒利润增速为1.7%,而全国利润平均增速为3%。2015年贵州酒企业数占全国的7.2%,产量占全国的3.3%,销售收入占全国的9.4%,税收占全国的19%,利润占全国的32.5%。贵州用约3%的产量换来了32.5%的利润,并且贵州酱酒还在白酒整体下滑之际呈现出上升趋势。 饮料酒成梯次性恢复 从整体数据来看,饮料酒整体和白酒板块的增幅都在5%左右,再结合各大酒企发布的今年前三月的报表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行业并没有出现整体复苏,而是呈现出梯次性恢复态势。 首先,饮料酒尤其是白酒如果呈现出全面性恢复,那么增幅应该高于10%以上,至少应该与gdp增速持平。 其次,我们发现,白酒名酒企业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非名酒企业,比如泸州老窖、洋河、郎酒、古井等。就像泸州老窖,壮士断腕之后提出大单品战略,砍掉了许多开发产品后,总体情况良好。所以我们认为,饮料酒尤其是白酒呈现出梯次性恢复特征。 白酒产能回归理性 总体来看,2015年相比2014年饮料酒(基酒)的产量略有下滑。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倍增的背景下,2015年饮料酒整体的销售收入也呈现出逆增长的状态。在我们看来,产能的逆增长态势是产能的理性回归。由于这几年的调整,市场泡沫、价格泡沫已经被挤得差不多了,但是产能泡沫却一直没有挤完。首先是产区酒还存在大量的库存,其次是各个酒厂盲目扩产之后还存在产能库存,再次是当下产能和需求不成正比。同时,产量的逆增长也间接说明当前的产能泡沫没有被完全挤掉。 酱酒趋于集中化 联系此次发布的数据,再结合此前贵州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周仕飞通报的数据,我们认为,贵州酒企用全国约3%占比的产能赚取了全国约32.5%占比的利润。而且2015年的销售、税收增幅都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利润更是行业第一。 酱酒近年来的崛起之势愈加明显。不过,不能就此证明酱酒恢复得比其他香型的白酒好,但能证明酱酒的集中度和结构调整优于其他香型的白酒。 过去,酱酒是茅台一支独大高高在上,下面则是“群茅乱舞”,尤其是仁怀市、茅台镇上聚集大量的中小型酱酒企业。经过几年来的调整,酱酒的产业结构开始趋向合理,二线品牌开始崛起,尤其是中档商务酱酒优势和阵营的扩大,如茅台系列酒、郎酒、习酒、金沙、珍酒等名优酒份额都在猛增,而低端的产区酒在萎缩,行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 黄酒回暖 近年来,黄酒的增速和销售额均接近10%,我们认为黄酒呈现出明显回暖趋势。 首先是龙头企业恢复性增长。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但是行业规模始终不大,主要以会稽山、古越龙山、金枫等几大酒企为主。换句话说,黄酒的行业集中度很高,只要几大龙头企业调整好了,那整个行业的调整也就基本到位了。 其次是大众酒兴起。这几年,黄酒的高端酒呈缓缓下滑的趋势,但是大众酒却在兴起,带动了黄酒的增长。 再次,低端和超低端黄酒尤其是散装酒的升级和淘汰也是黄酒回暖的重要力量。 葡萄酒复苏与重构 从统计数据看,2014年全国葡萄酒产量2015年与2014相比大体持平,略有轻微下浮,不过葡萄酒销售势头不错,2015年销售收入比2014年增长约10%。我们据此认为,葡萄酒正面临复苏和重构的过程。 首先是国产葡萄酒版块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是进口葡萄酒带来的冲击。除了产能下降以外,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明显提升。而进口葡萄酒虽然进口量在增大,但是单瓶利润率却在降低。 其次是葡萄酒产业面临结构重构和模式重构。在结构重构方面,国产葡萄酒将从过去的三大品牌垄断市场逐渐调整为全国性品牌+区域强势品牌+小而美酒庄的结构;进口葡萄酒则将从过去旧世界酒独大逐渐迈向旧世界和新世界并存、尤其是智利、澳洲等零关税的新世界的酒。在模式重构方面,+时代已经来临,过去通过酒窖和连锁专卖来拓展的模式面临创新,需要引入互联网、 社群、O2o等更多新鲜的模式。 啤酒疲软 从2015年起,啤酒就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疲软趋势。我们认为这是三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是啤酒通过大量并购,集中度越来越高,相应营销成本也越来越高,这样造成利润空间被挤压。与此同时,啤酒的消费者升级和产品价格带升级基本上都已完成了,虽然价格空间仍有升级的趋势,但是升级空间已不是很高。其次是进口啤酒的冲击。再次是如锐澳等小酒种的兴起,也对国产啤酒造成了冲击。 其他酒种品类扩张 由于锐澳等预调酒的兴起和标杆作用,带动了传统果露酒的兴起。而果露酒等其他酒种的兴起,与当下消费时尚化、年轻化、低度化、个性化趋势是一体的。 虽然此次没有保健酒的统计数据,但保健酒的市场份额是高于黄酒的。我们预测,保健酒将进入持续升温阶段,并将形成除劲酒外的其他标志性企业。首先,是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保健酒将成为这部分人群的刚需。其次,是大健康产业的形成。健康酒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保健酒作为健康酒领域的明珠必将面临战略春天的到来。再次,在劲酒的标杆作用下,会有更多资本和企业投入到保健酒领域。
酱酒优势凸显,除了龙头企业增多、结构趋向合理,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外,与当下消费趋向理性更注重性价比突出有关。酱酒经过调整,在性价比方面取得了显著性成果,性价比已经成为其一大核心优势。尤其是中档商务酱酒性价比已经由于浓香酒了。
保健酒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