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O2O”虽然火,但经历过酒类电商挣快钱的酒企及经销商变得异常敏感,很难愿意为尚无成功的先例的酒类“O2O”买单。如今酒类电商都面临着几许尴尬:参与者的“同床异梦”,电商代运营的“难以为继”,电商“O2O”的模式难以复制等等。
参与者的“同床异梦”。综合性的电商平台是一个豪华的舞台,理想的情况是,诸多战略合作伙伴及合作伙伴共同表演一出精彩纷呈的歌舞剧。现实的情况是,名酒企要么嫌出场费少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要么感觉与其给平台捧场不如自己出来单练;中小酒企倒是感觉这是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无奈囿于出场时间较短、演出水平尚低且无多少观众基础,很难走红甚至连来回的盘缠都很难挣回;电商平台作为导演,本想指着名酒企替自己撑台面,中小酒企给自己吆喝赚人气,没曾想都不怎么给力,也只能自导自演一出门票较低的“叫好不叫座”的话剧。
电商代运营的“难以为继”。电商代运营本身就比较尴尬。依靠专业的团队打造出一个流量转化率较高的网店确实不难,由于很难配备与所接代运营项目能够匹配的团队,因此无法保证把每一个代运营的网店都能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单凭模式化的操作很难保证同质化较重的酒类产品能在网络上均能热卖,因此酒企并不愿意为之买单。即便是专业团队用心打点,将代运营的网店运作的风生水起,培养的消费群体忠诚度特别高,若运营团队无法对流量转化及销售额的控制收放自如,那酒企很快便会派驻自己的工作人员接管网店的运营。
电商“O2O”的模式难以复制。“O2O”基于线上线下有机联动,以消费者最愿意接受的形式、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服务消费者。随着酒类电商对行业的影响,即使不打算触网的经销商,现在也开始学会利用微博、微信及QQ等工具与潜在的消费者进行沟通,利用自己在当地的人脉资源及物流优势,尽可能在激烈竞争到来之前扩大优势。
综合以上三点原因,酒类电商应从“快速稳健”的发展变为“稳健快速”的发展。当前复杂的竞争环境,谁玩得稳健扎实,谁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对于酒水这样传统的行业,对于中国这样的特殊消费环境,酒类电商很难成为颠覆者,却很容易成为酒企或酒业大商攻城略地的利器。
红利随着酒类电商平台激烈竞争而逐渐消失,未来之争在于线下优质的终端店、快速便捷的物流及复合型人才的竞争,而决定天平胜负的砝码却是谁拥有绝对数量的忠实消费群体。因为围绕“酒友”的竞争归根结底还要看谁的营销能“营销到人”,而非是简单的邮件、短线甚至是微信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