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葡萄酒教育主要包括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对消费者的普及教育,其中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大体分为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学校教育一般为学历教育,需要几年的时间,对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而职业培训,通常时间较短,主要偏向于除种植、酿造等一线从业者之外的葡萄酒行业人员的培训。
目前,各种形式的机构培训层出不穷,一些培训机构还开办了有针对性的中国本土课程。对此,马教授认为,“这些培训都是非常好的辅助性途径,但主干还是学校教育。不管是在美国、澳大利亚,还是在法国,相当一大部分的行业从业者都接受过正规教育,尤其是一些对技术有严格要求的岗位,比如说葡萄栽培、酿酒。”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WSET等课程培训,反思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深层次思考是什么!
“这两年我们看到大量的WSET,还有其他的一些培训课程,在中国市场迅速推广开来。我认为,这其实是行业针对葡萄酒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其需求的现状,所进行的一种补充性调整!”WEST可以让我们看到葡萄酒产业教育在行业从业者教育领域的短板。
现在,国内很多葡萄种植与酿造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从事着葡萄酒销售工作,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这也说明学校教育没有很好地与市场接轨,未能充分理解和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培养的这个人到底是要去酒厂工作、去从事葡萄酒销售,还是搞科研、做讲师,如果针对性不明确,那再怎么号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也打不到点子上!”对此,马教授认为,“葡萄酒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立足于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市场接轨,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人才匮乏的根源在于行业缺乏吸引力
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着葡萄种植水平不高、品种单一、葡萄酒产品缺乏个性等一系列问题,但首先是人才匮乏的问题!马教授告诉记者,“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葡萄酒行业,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马教授说,“人才匮乏的根源在于行业缺乏比较性吸引力!在我国,葡萄酒产业在大的层面上归属于农业,经济上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一定劣势,再加上我国的城乡二元化差别较大。而酒庄葡萄基地通常又都在比较偏僻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条件相对落后,所以许多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第一线的工作。”
“当下,酿酒师整体的处境和待遇在中国并不乐观,这是行业必须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技术水平高、眼界开阔、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团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葡萄酒产品,就算投入市场,也可能很快被淘汰。马教授说,“吸引人才,不是光靠用嘴说这个行业有多好,你得做一些实际性的东西。说直接一点,就是要给人才足够大的行业吸引力,提高从事栽培和酿造的人才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地位、话语权、决策权,提高他们在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待遇,增加他们的福利,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这样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才投入进来。”